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周传勇
“老余,这双鞋开胶了,帮忙补一下呗,不然我下午没法干活了。”7月7日中午,丰都县三元镇青杠垭村,村民刘天明急急忙忙找上门来,向余道国“求援”。
今年83岁的余道国是青杠垭这个小山村里有名的热心人、“百事通”,多年来村民遇上水电维修、修包补鞋等问题,或是邻里之间有了纠纷需要“中间人”调解,总爱找他帮忙解决。
余道国做好事,一做就是62年时间,“义务为大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为了把好事做得更好,他花了一年多时间参加医疗技术培训,花了半年时间学习水电维修,还专门到场镇上“偷师”学习补鞋技艺。余道国已记不清自己总共做了多少好事,但今年他给自己定了一个新目标——只要腿脚利索,要把好事做到90岁。
给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
青杠垭村的村民都知道,余道国天生热心肠。
21岁时,余道国偶然得到了一本《雷锋日记》。“雷锋无私奉献的故事令人动容。”余道国说,“我把这本书看了一遍又一遍,决心做像雷锋那样的人。”
“当时以为他也就是几分钟热情。”妻子李万洁回忆道。
但很快,余道国就付诸行动,还给自己定下了“每个月至少做两件好事”的目标。
邻居李荣武的老房子年久失修,没法再住人,急需翻新。但刚建好围墙,他就花光了所有积蓄,“工程”停摆,一家人急得跳脚。
得知情况,余道国立即组织了十几个相熟的村民主动上前,义务帮忙盖房子。考虑到李荣武家经济困难,中午时分大家都自觉回家吃饭,下午再返回施工。
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一起砌墙、架梁、铺瓦,很快就把房子盖好了。
除了出力,余道国还送钱送粮。“记得那是1964年,当时大家条件都不太好。眼看春节就要到了,他听说邻居冉瑞德家快要揭不开锅了,便偷偷地拿粮拿钱接济他们。”李万洁说。
1965年,余道国入党后,把好事做到底的决心更坚定了。
农忙时节,他带头帮左邻右舍干农活;干旱季节,三天两头给缺水的村民送水;遇到谁家有矛盾,主动上门当调解员……就这样,好事做了一件又一件。
“具体有多少不清楚,但‘每个月至少做两件好事’的目标肯定是实现了。”李万洁笑着说。
村民需要什么他就学什么
“随着想做的好事越来越多,我越发感觉自己能力不足。”余道国说。这甚至成了他的“心病”。
一年冬天,余道国发现邻居李应成的鞋子坏得不像样,穿着破鞋干活,把脚都冻坏了。那时买一双鞋得花几块钱,对村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减轻大家的负担,余道国萌生了为村民补鞋的想法。
但即便是购置二手补鞋机,也是一笔“巨额开支”。最终,余道国向亲朋好友求助,才勉强凑够了钱。
补鞋机有了,怎么操作又成了问题。余道国的办法是趁上街赶场的机会,到摆摊的修鞋师傅那里“偷师学艺”。
“他就守在补鞋摊旁边,时间长了自己也不好意思,就主动帮忙打下手‘当学徒’。师傅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也没撵他走。”谈起那段经历,邻居孙永才忍不住笑起来。
就这样,余道国逐渐入了门,接着便把自己的雨鞋找出来做试验,划开、修补,再划开、再修补,手艺越来越好。之后,他如法炮制,又学会了修包、修雨伞、修拉链……
这些年来,村民的鞋子坏了,多半会找余道国帮忙修补。刘天明就是常客之一,有时候他想给点工钱“意思一下”,但余道国立马翻脸:给钱就不补了。
上世纪60年代,相关部门组织“赤脚医生”培训,余道国立即抢着报了名。“看病的花费比补鞋高多了。我要是能学会治疗感冒、跌打损伤这些病,又能帮大家省下一大笔钱。”
他当时接受了一年多时间的培训,学成后可以为村民提供好些简单的医疗服务。
村民胡国莲回忆道,有一年她中暑了,余道国送药上门,见她脚上长了疮疖,还冒着酷暑上山采回草药为她治疗,分文不取。
随着医疗卫生制度越来越规范,余道国如今没再帮村民治病了,但说起他为了做好事而耗时一年多参加培训的事情,许多村民都连连点赞:“不容易!”
村民需要什么,余道国就学什么。
再后来,他又专门去学了水电维修,帮村民做的事情就更多了。
“合力做好事,让点点星火汇聚成炬”
前些年,随着外出谋生的年轻人逐渐增多,村里留守老人的比例越来越高。遇上水电维修等难题时,老人们往往束手无策。
余道国感觉自己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于是给自己“加码”:每月至少为村里人做3件好事。
帮杨德礼打理果园,资助刘天明100元用于看病,帮孙永才拿感冒药;为外出务工家庭清扫院落,每月20日、21日义务清扫村公路……他做的这一件件好事,村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今年,我又给自己定了一个新目标——只要腿脚利索,要把好事做到90岁。”余道国说。
他打算帮村民、村子做更多事,为此还联合孙永才等村民组建了一支志愿服务队,专门开展农业生产互助、环境卫生整治、特殊群体关爱、应急抢险、邻里矛盾调解等活动。
“现在,志愿队会定期对村道进行清扫。一些村民外出打工,院子没人打理,也由我们帮忙打扫。”孙永才说,人多力量大,就算遇到突发情况大家也能合力解决问题。
去年7月,村子经历了一场大暴雨,一段村道被高处滑落的泥土掩埋,村民出行受阻。“大家得知后第一时间拿起铁锹、锄头就去疏通道路,半天时间就恢复了交通。”孙永才说。
“一个人做几件好事,只能温暖一时;一群人合力做好事,便能让点点星火汇聚成炬,长久延绵。”余道国感叹。
宝盈优配-宝盈优配官网-可转债配资业务-广州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