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刘翔武、黄金华名教师工作室(佛山-云浮)联合研修暨送教活动纪实(第三天)
2025年6月18日,广东省刘翔武、黄金华名教师工作室联合研修暨送教活动进入第三天。工作室成员和学员一行26人来到云浮市云安区石牛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送教活动。本次活动以“聚焦核心素养,赋能乡村课堂”为主题,通过三位教师的精彩授课和课后研讨,为石牛小学的师生们带来了全新的教学体验。活动结束后,两个工作室还为学生们捐赠了文具和书籍,传递了温暖与关爱。
01 名师送教展风采,课堂实践显智慧
《洪涝与干旱》:科学探究与责任意识的融合
云城区臻汇园小学刘伟锋老师为三年级学生带来了《洪涝与干旱》一课。刘老师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洪涝灾害的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课堂上,刘老师设计了三个主要活动:
一是科学认知:通过图片和定义讲解,学生了解了洪涝与干旱的形成原因。
二是实验探究:刘老师用简易实验模拟洪涝形成过程,学生观察到水流冲刷土壤的现象,直观理解了灾害的成因。
三是危害与防御:学生分组讨论洪涝的危害,并结合视频学习防御措施,如修筑堤坝、植树造林等。
刘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感。在课堂总结中,他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减少灾害的影响?”学生们踊跃发言,提出了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等建议,展现了课堂的深度与广度。
《不倒翁》:玩中学,学中创
云安区鲲鹏小学曾玲玲老师为二年级学生讲授了《不倒翁》一课。曾老师以“玩”为切入点,带领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探索科学原理。曾老师通过让学生玩不倒翁玩具,提出问题:“为什么它推不倒?”接着引导学生探究秘密,通过观察和对比,学生发现不倒翁“底部半球形”和“上轻下重”的结构特点。再让学生小组合作,创意制作,利用乒乓球、橡皮泥等材料制作不倒翁,并测试其稳定性。
曾老师的课堂充满童趣,学生在“做中学”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科学知识,还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课后,学生们自豪地展示了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成就感。
《制作我的天然驱蚊护身符》:传统智慧与环保实践
佛山市顺德区伦教三洲学校郑植允老师为四年级学生带来了综合实践课《制作我的天然驱蚊护身符》。郑老师以中医药文化为背景,引导学生认识艾草、薄荷等驱蚊植物的功效。课堂亮点包括:学生通过闻气味、观察草药,感受传统中医药的智慧;利用小组合作定制设计驱蚊香囊配方,并动手制作;最后鼓励学生将香囊带回家,记录驱蚊效果,践行环保理念。
郑老师的课堂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学生们不仅学到了实用技能,还增强了环保意识。一位学生兴奋地说:“我要把香囊挂在房间里,再也不怕蚊子了!”
02 研讨交流促提升,名师点评指方向
课后,工作室成员与石牛小学的教师们围绕三节课展开了深入研讨。刘翔武老师高度评价了三位教师的课堂设计:刘伟锋老师的课“注重科学思维培养,将抽象的自然灾害转化为直观的实验,学生参与度高。”曾玲玲老师的课“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趣味活动激发低年级学生的探究欲望,体现了‘做中学’的理念。”郑植允老师的课“巧妙融合传统文化与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责任感。”
黄金华老师评价:“这三节课都紧扣核心素养,注重学生的真实体验。乡村教育需要这样的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03 爱心捐赠暖人心,教育情怀共传递
活动最后,两个省名教师工作室及其成员和学员老师们向石牛小学的学生捐赠了文具和书籍。石牛小学校长代表全校师生表示感谢:“这次送教活动不仅带来了优质课例,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名师团队的教育情怀。这些书籍和文具将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更多帮助。”
2025 爱心捐赠
本次送教活动是广东省刘翔武、黄金华名教师工作室助力乡村教育的一次生动实践。三位教师的课堂各具特色,展现了科学探究、动手实践和传统文化融合的多元教学路径。工作室成员和学员老师们以专业与爱心,为石牛小学的师生们播下了智慧的种子,也为乡村教育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04 活动结语
2025年6月16日一18日,广东省刘翔武、黄金华名教师工作室(佛山-云浮)联合研修暨送教活动圆满举办。
三日活动聚焦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与AI技术赋能教学,通过专题案例分享、AI融合课堂示范及模拟教学,深化"真实问题驱动+学科融合"实践;同步赴云浮市云安区鲲鹏小学和高村镇石牛小学开展《初识人工智能》、《洪涝与干旱》、《不倒翁》、《制作我的天然驱蚊护身符》4门核心素养导向的送教课程,并捐赠学习物资,助力乡村教育发展。
本次活动打破地域壁垒,搭建了两地教研共同体,彰显出名师工作室在课程创新、技术融合及教育均衡中的引领作用,探究促进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径。
撰稿 | 郑植允
图片 | 工作室学员老师
审核 | 丁玲、陈绮雯
终审 | 刘翔武
宝盈优配-宝盈优配官网-可转债配资业务-广州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